2010年12月27日 星期一

英文版創作論述

In 2010, I get to concern "small events". I try to make myself to look at every event properly, because they leave marks in my life. Such change comes from a sentence: "sheen of negligible things" - it is also the title of my own blog.

I believe that if we observe and think every little thing with our heart, we can always get strong feelings, therefore this reflects on my works - from the earlier unrecognizable to now gradual changes in codes. When it comes to composition of painting, I try to break the limitation of canvas. I put an extrusion on the corner of each work, which provides the viewers a three-dimensional way to approach my works.

It is color that is the most direct way to express emotions to me. In my new series, there is also some transition in colors: from bright into sophisticated tint, so the emotion goes deeper. Apart from giving stronger vision experiences to the viewer, the "small events" transmit to my emotions and which influence to me as well.

2010年12月23日 星期四

作品--馬克杯裡的抹茶






馬克杯裡的抹茶
60X60X5(cm)
Acrylic on canvas
2010.12
如此芳香,又如此可口,我沉醉其中。

作品--馬克杯裡的紅石榴





馬克杯裡的紅石榴
60X60X5(cm)
Acrylic on canvas
2010.12
如此鮮艷,又如此可口,我沉醉其中。

2010年12月22日 星期三

作品--All is full of love(一切都充滿愛)






All is full of love(一切都充滿愛)
100X100X5(cm)
Acrylic on canvas
2010.12
 
充滿愛的世界,存在嗎?過癮嗎?

2010年12月20日 星期一

新作品--Her&he




Her&he
 53*45.5*5(cm.)
Acrylic on canvas
2010.12

2010年12月16日 星期四

2011 1/8~2/27 i.t我題 聯展 @金車文藝中心


i . t 我題  巴西 X台灣新秀交流展
策展論述
隨著上一個世紀末期開始的網路普及,連結的蔓延不斷再定義我們生存的世界,步入二十一世紀,電子消費產品的輕量與可攜化的進步,更驅使現代生活與科技之間越 來越難以分際。我們的生存世界因著科技的推力正逐漸邁入弔詭的兩端,越發膨脹的虛擬世界不斷壓擠著現實世界,把當代的文明壓成差異消逝與價值趨同的扁平。 然而本能總是帶領著我們在叢林中尋找跟自己匹配的基因,世代總是在交替之際,不斷碰撞歸化亦或逃逸的抉擇。科技的應用越來越普羅,而資訊的生產卻越欠缺個 性,我們看到了諸如PC、iPod、Tivo等等的產品,都不約而同的以一種讓科技回到個人主義的姿態造成產業革命。而在網路層面上,Blog、 Twitter、Facebook等耳熟能詳的web 2.0媒體,也以強調社群聯繫的功能,加速了這種過程。似乎有種在科技架構下的主流之中尋找差異的集體氛圍正在發酵。
形 塑於此種處境之下的族群已然形成,「i世代」小寫的「i」字有別於以往「XYZ」等大寫命名的世代,轉而以一種不再激昂,不再抗衡的小我感性去面對一個快 速流動的世界,而與單純強調數位化的「e世代」相比則更多了一份對人文精神的堅持,這種姿態是一種對自我身分(identity)探詢的回歸,對於消費掛 帥之下獨特性(individual)如何存在的疑慮,立於資訊(information)爆炸的浪頭之前,又企圖保有獨立性(independent) 的戰術,而且最終指向的皆是對我(i)的忠實與坦然。藝術生產之特殊性別於其他文化工具,則來自於兩種可貴的能力,才能(talented)與轉化 (transferred)。才能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敏銳,與在手藝上的後天精進,而轉化則是將屬於精神活動範疇的創意(idea)過渡到可見物質的步驟, 如何將抽象的心靈活動或是對事物的觀察,透過手藝轉化成可被脈絡閱讀的作品,兩者交織成了藝術創作的經緯。
當 把I與T這兩字結合,其實也巧妙對應了一種藝術創作被欣賞或帶來衝擊的第一印象,第一種最直接的表態。it(東西)這個只有兩個字母的小字,神奇的概括了 我們在面對所有驚奇或是未知的情緒與後續期待,不論是好是壞,it其實是一種尚未被填充的括號,代表了對詮釋的中性的空間。
在 全球化的影響之下,年輕世代創作者所關注的主題並不只侷限或被劃分為「草莓」、「果凍」世代的喃喃自語、只專注於自身的反芻與回憶;反之,仍有部分創作者 對於此時代的大敘事、大議題抱持高度關注,依然保有藝術在最初所背負的社會責任-反映當代生活狀態的天職。我們可以在展覽中的新秀藝術家作品中看見三種全 球化下的共通議題:母體/在地文化的再探索、環境議題的再省思以及社會價值觀的再探討,非池中藝術網希望藉由這三大命題的策展,讓觀者去反思我們所身處環 境的種種價值問題,並逐漸地再度重視之。新秀交流展定位為「東西之間的新世代對話」,邀請藝術家展出具有個人代表性之作品,以不同創作形式表現個人價值 觀,訴說藝術家內涵的思想態度,以及他們對於身處在一個無國界、符號化、虛擬真實交織的科技新興時代,是如何以自我語彙對這個世界做出些許的回應與對話。


展覽名稱:i.t.我題 巴西x台灣新秀交流展
展覽時間:2011.01.08~2011.02.27
開幕時間: 2011.01.08 下午2:00
地點:金車文藝中心 台北館
台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二段一號3樓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 10:00~19:00
參展藝術家
巴西 | Carla Barth, Emerson Pingarilho, Talita Hoffmann
台灣 | 吳中平、李政勳、李牧倚、李玉鳳、李孟儀、徐夢涵、許家禎、陳科偉、 陶綱、曾聖惠、黃柏勳、葉仁焜、鄒岳峰、廖文豪、羅亞嵐、
主辦單位 /金車文藝中心、帝圖科技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執行單位 / 非池中藝術網 http://artemperor.tw/

2010年12月4日 星期六

新作品--青春淫靡







青春淫靡

160X160X5(cm)
acrylic on canvas
2010.11
 
那些迷惘與墮落,是青春。
我懷念與追尋著,青春。